110年11月2日國立中山大學與斯里蘭卡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大學及佩拉德尼亞大學於線上舉辦第二屆臺斯交流工作坊,主要目的為分享臺斯海外科研中心三年來的研究成果及討論未來可合作的潛在議題,黃蔚人助理教授則發表於斯里蘭卡尼甘布潟湖觀察到的酸鹼度降低現象並探討其成因,斯里蘭卡籍博士生佩李斯則分享自斯里蘭卡魚市場收集之鯊魚鑑種結果,樣本中更有百分之62%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所認定野外族群受威脅物種,研究結果將可提供斯里蘭卡政府,未來對鯊魚漁業管理政策制定之重要參考依據,斯里蘭卡籍碩士班畢業生馬蒂嘉則發表東南亞國家市售小魚乾體內塑膠微粒研究結果,本研究證實了來自亞洲地區的市售海水魚乾是有存在塑膠微粒的,而未來需要進一步調查這些塑膠微粒的來源及對人體的危害。其研究皆與斯里蘭卡學者共同合作並發表於期刊。實體及線上共有40人次參與,雙方討論熱烈,實質達成學術交流及提升學生之語言能力。並希望未來在疫情之下可藉由此活動讓彼此的交流不間斷。

圖1:中山臺斯雙邊工作坊

圖2:現場及線上講者進行座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