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本網站功能無法正常使用,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南向科研合作專網Logo 新南向科研合作專網Logo 新南向科研合作專網 Logo

:::

臺菲原住民知識交流的反思歷程

發佈日期:2021-05-10

初入職場

 

2020年初,身為剛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懷抱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上門求職的我,被「臺菲原住民知識、在地知識與永續發展海外科研中心」(以下簡稱臺菲海外科研中心)溫柔地接了起來。

 

懵懵懂懂地讀了中心計畫書,得知計畫宗旨是希望能透過跨國機構間的交流合作,進行跨國原住民知識與在地知識的比較研究,並期待能從三個不同的研究面向—文化生態、社會發展、區域治理來達成上述目標。這些想法對於初接觸學術研究領域的我是非常新鮮的,帶著一知半解的心情,邁向了這趟跌跌撞撞的助理生涯。

 

甫上任的我,便被計畫執行長官大偉老師告知將與經驗豐富的助理前輩一同籌畫中心今年的重點任務—國際合作的田野考古課程,該課程預計於暑期與美國洛杉磯大學加州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簡稱UCLA)人類學系的Stephen Acabado副教授合作開設,並於臺中環山部落進行為期兩周的田野調查,他將帶領UCLA的同學一起參與課程,同時,我們也將邀請菲律賓合作夥伴—拯救伊富高梯田運動組織(Save the Ifugao Terraces Movement, SITMo)的執行長Marlon Martin以及當地的織女擔任課程講師,一同參與課程。

 

以往在原住民研究的領域中,臺灣多參考美、澳、紐、加等國之經驗,然菲律賓不僅與臺灣地理條件相似,原住民族社會與國家關係中也同樣面臨解殖的議題,在原住民的研究中應值得臺灣參考借鏡。臺菲海外科研中心執行長於2018年舉辦田野課程時曾帶領臺灣的學生至菲律賓伊富高進行田野考察,更於2019年時舉辦「臺美菲工作坊」並邀請菲律賓的合作夥伴—伊富高大學校長、副校長及進行菲律賓原住民文化研究的學者、拯救伊富高梯田運動組織(SITMo)的執行長、當地織女等人赴臺中環山部落進行雙邊互訪,此次的課程便是希望日後能與菲律賓考古研究相互有更多比較參考的基礎。

 

在籌備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計畫文案的撰寫以及經費的規劃、課程宣傳海報的設計、助教人選的評估、修課學生的篩選等等,我慢慢地在這些行政事項中找到了些許的成就感,其中最令人感到為之振奮的便是課程招生吸引了許多學生,看到有這麼多的人對這個領域懷抱著興趣,讓一切籌備的付出都變得值得。

 

課程招生說明會

圖1:課程招生說明會

 

疫情爆發,進退失措

 

計畫往往會有突如其來的變化,讓人感到措手不及。

 

新冠肺炎於中國武漢爆發,疫情一夕之間無法遏止地在全球蔓延擴散。日趨嚴重的肺炎疫情打亂了原先規畫好的方向。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各國出入境皆被嚴格把關,國際師生若是要來臺授課,不僅要通過十四天的隔離閉關,更要承擔在飛行過程中染疫的風險。瞬間,我們彷彿被肺炎的魔爪掐住脖子般動彈不得,所有的計畫只能被迫勒令停止。

 

除了國際合作的考古課程受到嚴重的影響之外,中心原先計畫帶領臺中環山部落的族人以及菲律賓伊富高地區的居民進行雙邊互訪,並提供政治大學學生赴菲律賓當地進行海外實習課程的機會,這些規畫通通被迫喊停。在原有的規畫停擺之後,我們雖在內心深處仍期盼疫情在暑期前趨緩,卻也深知國外人士能來臺的機會微乎其微。歷經了幾次會議來回商討後,只好重新規劃下一步該如何進行,並同時思索著原有的目標如何能在當年度仍有所進展?或是轉變成其他形式舉行?又如何能在疫情限制之下仍促成國際交流的機會?

 

我們看似百般不願地被疫情推著跌往備案的路上,卻出乎意料地發現了國際交流的形式有著不一樣的選擇。

 

在國內外人士出入境限制的前提之下,我們希望同時能持續提供國內外學者交流的平台,更要凝聚大眾對原住民知識、在地知識議題的關注力,因此採取線上研討會的形式,期盼能在全球一片哀鴻遍野中仍穩住自己的腳步。

 

細瑣的日常幻化成點滴的智慧

 

首先拉開序幕的是為期十周的線上系列講座—「Engaged Scholarship in the Asia Pacific亞太地區的原住民知識、文化資產與地景」。此講座與美國洛杉磯大學加州分校(UCLA)人類學系的Stephen Acabado副教授,以及其助理團隊聯合舉辦,由於網路研討會不需要國外學者親自訪臺,可以省去接待學者、張羅打點食宿與場地的瑣事,學者也更能彈性配合會議時間。相較於實體研討會,線上講座應當會是相對輕鬆的形式,然而卻萬萬沒想到是另一場苦戰的開始。

 

第一個挑戰是須在五花八門的視訊會議軟體中挑選合適的平台。為了兼顧低成本、易操作、高穩定性等優點,奮力爬梳各個網路評比,即便看到網路上綜合評價最高的軟體,也不能掉以輕心,最萬無一失的做法便是直接下載軟體進行操作,才能真正確保軟體是否合適。經千挑萬選決定了最適切的平台後,新問題接踵而來:硬體設備的效能是否足以支援一場同時負擔開視訊會議軟體、網路直播、與國內外講者連線溝通、播放投影片簡報等具繁複作業系統運作的網路研討會?這些問題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若不嚴陣以待,都可能造成會議當天難以掌控的失誤,而全方面思考這些問題的日常也逐一地轉化為經驗累積的智慧,為了要讓會議順利進行,我們往往朝最壞的情境模擬,畢竟一旦發生錯誤,事前的努力都將付之一炬。

 

偶爾我也會在籌備過程中感到迷惘,甚至思考辦理研討會活動對於想要達成的目的是否真有助益?尤其臺菲海外科研中心是以人文科學研究為主,與其他中心研究性質並不相同,每每面對需要量化呈現的成果時,總會產生莫名的空虛感:我們所舉辦無數次的會議是真有助於目標達成,還是只是為了服膺框架而繳出的成績單?在籌備過程中產生了無數次對自我的懷疑,甚至是對於中心的質疑,究竟自己能幫上甚麼?而中心又能在這三年之中促成甚麼效益?很多時候我們所做的努力無法即刻發出綠芽,而我們所做的一切是否只是徒勞無功、白忙一場?我一邊戰戰兢兢地忙碌著,一邊對於自身的定位,甚或是中心的定位感到越發徬徨。而當我們自認講座的籌備萬事俱備,一切打點適切妥當時,才真正體悟到凡事百密總有一疏。

 

數位落差下的噤聲與沉默

 

由於此系列講座是採取對話形式進行交流討論,需由主持人及與談人透過一來一往的提問與回答才能順利進行。當時有位學者所在當地的網路訊號十分不穩定,嚴重的網路延遲導致其無法與主持人順利對話,經過了幾十分鐘後,所幸他終於連上線,高興地向所有人表示可以加入對談:

(以下部分對話僅以大概意思表達,並無完全按照原句呈現)

 

「Hello everyone! I AM BACK! Can you hear me?」

「Great! Let’s welcome OOO!」

「……」

 

視訊的那頭一陣沉默,網路再次硬生生地被截斷。

 

幸而主持人臨危不亂地拯救了尷尬的場面,身為助理的我們一方面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焦急,一方面卻又因此番窘境而忍俊不禁,依稀記得最後在該場次結束之後,那名學者始終沒能順利搭上話。事後在與官老師討論到這次的突發狀況後,我們一致認同一定要在事前確保學者發表所在地的網路通暢,而在這樣的考量之下,老師更發出了一絲感嘆:

 

「網路研討會的優點看似是可以將世界各地的人連結在一起,但那些居住在網路資源貧乏地區的人是否可能又因此被排除在外了呢?」

 

當下聽到這樣的反饋讓我感到相當震撼。

一直以來在籌備網路研討會的過程中,已相當習慣從助理角度出發,理所當然地以會議運行順利為優先考量,很少進一步思考網路世代的來臨,看似可以讓知識交流無遠弗屆,卻沒有想到”無遠弗屆”一直以來可能都是位在權力中心的人們發出的讚嘆。研討會是否進一步地過濾掉位處邊緣地區人們的發聲權呢? 除了網路資源外,連研討會本身所使用的語言-英文,其實也默默地在進行篩選,就好比求學時代的能力分班一樣,菁英才有能力站在知識的頂端。這一度加深了我對於研討會普遍的印象—學術成果碩豐的學者們侃侃而談自己的研究,彷彿奧林帕斯神廟中眾神商討如何處置人間事物,之於普羅大眾是一座遙不可及的知識殿堂。

 

真的是這樣嗎?我越發的感到自我懷疑。

 

線上講座場次七視訊畫面截圖(非文章所提及之場次)

圖2:線上講座場次七視訊畫面截圖(非文章所提及之場次)

 

 

透過賦權,創造自己的歷史

 

回顧這場系列講座「Engaged Scholarship in the Asia Pacific 亞太地區的原住民知識、文化資產與地景」,其實主軸便圍繞在重新檢視田野中的權力關係,在越來越多研究採用田野調查方法論的時代,我們應更謹慎地面對這些研究成果,並不斷地思考如何不讓研究產出僅限於研究者單一主觀看法,讓被研究者願意參與並投入其中,找回研究過程中的主動性。也是從這場講座開始,我才意識到學術知識其實可以不只侷限在學者之間,研討會雖然可能本身有著潛藏的篩選機制,但也可以成為另一種賦權的力量。

 

在這次講座中,邀請到與臺中環山部落長期合作的部落青年-莎韻西孟進行分享。最初,她離開部落求學,在臺北定居了八年,直到近幾年才決定回歸部落並重新尋找文化的根源。她希望能以紀錄片的形式,拿回對於土地的詮釋權,歷史也不應再是從漢人本位的敘事角度出發。她在發表的過程中希望大家包涵自己不太流利的英文,我卻被她身上那份希望能夠為部落有所幫助、並期待以自身所學回饋部落的熱忱所感動。一直以來總是執著於中心是否能夠有所貢獻,卻慢慢覺得不要過度放大中心的定位,穩紮穩打的走出自己的路,也能在過程中學到更多。

 

臺菲科研中心團隊很幸運地能夠參與環山部落族人尋根的過程,雖然沒辦法順利在2020年開設田野考古課程,卻也在與部落的交流中漸漸認為這一切的步調都是最美好的安排。

 

與部落耆老們諮商同意的過程

圖3:與部落耆老們諮商同意的過程

 

環山考古工作坊大合照(希望此張圖片能放首圖)

圖4:環山考古工作坊大合照(希望此張圖片能放首圖)

 

我們有更充裕的時間謹慎地確認部落的合作意願,並去請教、聆聽、尊重部落耆老的指點與告誡。在今年舉辦的環山考古工作坊中,除了能聽到耆老們以泰雅語穿插著中文分享部落遷移的歷史外,更有幸能與族人們一齊走訪昔日族人祖先曾遷居過的山林,與他們一同前往祖先生活過的地方。族人們在爬山的過程中,看見祖先搭建的石砌遺跡,感嘆著祖先對於農業灌溉的智慧。在我們爬到氣喘吁吁地同時,看著耆老們如羚羊般在山林裡飛越穿梭,聽著耆老們分享祖先以前抗日是如何從這一個山頭爬到另一個山頭,真的讓我感到非常敬佩,也被他們勇往直前的幹勁所深深鼓舞。

 

與部落族人一齊爬山,找尋根源

圖5:與部落族人一齊爬山,找尋根源

 

記得爬山的途中,發生了令人驚慌失措的小插曲,由於距離上次爬山的時間已將近十年之久,耆老們需花費更多時間找到正確的路線,眼看天色就快轉暗,耆老們便提議分頭尋找。然而在隊伍決定下次再訪時,卻遲遲等不到另兩位耆老的歸來,心急如焚的我們一面打著電話,在沿途的樹上綁著記號,一面期盼耆老們能平安回來。所幸最後耆老們平安歸來,他們的孫女們終於放下心中大石,生氣地唸著阿公,但卻透露出滿滿對阿公的愛與關心。

 

看著他們祖孫之間的情感,耆老們希望能帶著後代子孫翻山越嶺追尋歷史的心情,我感覺到知識的傳承不只可以用說的、教的、學的,更可以是自己身體力行去找尋出來的。

 

新秀輩出,創造臺菲青年交流契機

 

「我們能不能舉辦一個青年研究者之間的交流論壇,交換彼此針對臺菲原住民相關的研究議題?」在下半年度的活動中,官老師提出了這樣的構思,希望能夠提供青年學者一個較為輕鬆,不那麼拘謹的交流平台,亦讓交流不要只侷限在已有所成的學者身上。

 

這次,我們找來了原先在中心內負責研究菲律賓在地知識的菲籍助理們作為這次活動的主要策劃者,他們提出了可以菲律賓人的「Meryenda」文化做為整個活動的主題。「Meryenda」意指為兩個正餐中的點心時光,類似臺灣常有的下午茶時光,在菲律賓主人會在「Meryenda」的時間邀請客人一同用餐,交流與分享彼此生活。而本次活動主題為“Meryenda at NCCU臺菲青年交流分享會-當菲律賓Biko遇到臺灣Cinavu”,則是希望能藉由雙方青年學者對於臺菲兩地食物的比較分享,來交流兩地的文化。

 

與會的菲律賓學生開心的享用點心

圖6:與會的菲律賓學生開心的享用點心

 

全體大合照

圖7:全體大合照

 

在活動當天,我們準備了多樣菲律賓大眾喜愛的點心Biko、Turon、Puto、Sapin-Sapin與臺灣魯凱族與排灣族的cinavu與街邊甜點豆花,整場活動不若一般學術研討會的嚴肅,氛圍相當地輕鬆歡樂,卻也能彼此交流分享研究興趣。在活動結束之後,我們收到了許多來自臺菲青年的回饋,他們很希望能再次舉辦這類型的交流活動,我們期許未來能延伸這個主題,將規模擴展成臺菲青年論壇,讓各個青年學者都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研究主題,甚至能建立一個學術研究社群,凝聚對於臺菲原住民知識研究的能量。

 

撥雲見日

 

我們究竟能做點甚麼?其實到現在我還是說不出具體的答案。

 

我知道國內原住民研究的學者其實為數不多,親身實踐投入研究也許能夠迸出一些學術研究的火花。

 

我知道原住民在社會中仍飽受歧視與刻板印象,背負了許多污名,透過計畫Facebook粉絲專頁貼文的推廣及舉辦更多活動,也許能喚醒大眾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我相信臺菲科研中心在這三年之間所建立的合作關係,不會因為計畫的結束便消失。期許在下一個年度,依舊要戒慎恐懼地走在這條路上,並時刻提醒自己永遠要對自然敬畏、對知識保持謙卑、對所得懷抱感恩。

 

致謝

 

本篇最後要特別感謝臺菲科研中心所有國內外的合作團隊: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政治大學社會實踐辦公室、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政治大學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菲律賓伊富高大學(IFSU)、拯救伊富高梯田運動組織(SITMo)、美國夏威夷大學瑪諾亞分校(UHM)、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曾經給予過協助的各個單位,以及由上到下在每一個崗位努力的人,在籌備活動的過程中,若沒有你們的協助與支持,活動便沒有辦法順利地完成。也要感謝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的江芝華老師協助環山部落的考古計畫,更要環山部落的族人接納我們,讓我們能一同見證部落歷史尋根的過程;最後要特別感謝計畫執行長官大偉老師,願意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並總是虛心的去向任何人學習,與我們討論各種議題,以身作則教導我們在知識面前應當謙卑,在現今的位置上仍不斷地保有一顆反思的心,這樣的態度深深地影響了我,希望自己能懷抱著這樣的心胸面對未來每一個挑戰。

 

作者:黃祝學

 

海科中心亮點介紹:政大臺菲科研中心

 

首頁  /  新南向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