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本網站功能無法正常使用,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南向科研合作專網Logo 新南向科研合作專網Logo 新南向科研合作專網 Logo

:::

從一座橋,搭起另一座橋─持續擴展的新南向研究夥伴 :泰國東芭熱帶植物園(NNTBG)

發佈日期:2023-11-23

海外科研中心的計畫內容,並不僅限於移地駐點研究,也包含培養東南亞地區相關人才,孕育未來研究能量。〈臺越植物資源保育海外科研中心〉計畫,即透過每年舉辦國際植物研習班,邀請來自東南亞各國的研究人員來臺共同學習,增長植物保育的知識和技能,藉此齊聚一堂的時機互相交流。

 

來自東南亞各國,參與〈國際薑類植物研習班〉的講師與學員們

來自東南亞各國,參與〈國際薑類植物研習班〉的講師與學員們

 

2019年6月,〈國際薑類植物研習班〉在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以下簡稱KBCC)舉辦,共有來自臺灣與東南亞6國的學員參與,也首度邀請來自新加坡植物園的薑類植物專家Jana Skornickova,及〈臺越植物資源保育海外科研中心〉在越南合作單位─越南科技翰林院南方生態研究所的Tran Huu Dang研究員,來臺共同授課。4天課程包含薑科植物辨識、野外觀察、溫室照護、分子實驗等豐富內容,並與新加坡植物園簽訂合作協議;然而在這些原訂的行程之外,此次研習班也帶來出乎意料的成果,進而開啟新的跨國合作契機。

〈國際薑類植物研習班〉在KBCC溫室中實地講解薑類植物辨識

〈國際薑類植物研習班〉在KBCC溫室中實地講解薑類植物辨識

 

薑類植物研習班的其中一名學員,是來自泰國東芭熱帶植物園(Nong Nooch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簡稱NNTBG)的Anders Lindstrom,他是國際級蘇鐵類植物專家,大多數時間都在全球各地蒐集、鑑定植物,持續發表蘇鐵類植物的分析論文。身為瑞典人的Lindstrom年輕時原本預定成為一個園藝家,到東南亞國家繁殖熱帶植物,並運回歐洲販賣;然而在泰國找適合種植的棕櫚時結識NNTBG,就此長期定居在芭達雅,成為該園的研究員。

Anders Lindstrom (左側白襯衫者)是東芭熱帶植物園的蘇鐵專家

Anders Lindstrom (左側白襯衫者)是東芭熱帶植物園的蘇鐵專家

 

此次Lindstrom參與研習營,除了個人學習薑類植物栽培的知識外,也是代表NNTBG來觀察KBCC的植物蒐藏狀況。營期第一天晚宴中,Lindstrom即表示KBCC的蒐藏遠遠超過他原先預想,提議邀請KBCC和NNTBG交換稀有物種。

 

KBCC在2007年設立,籌備期間曾組團到NNTBG考察,並說明成立植物保育中心的構想,但成立後長期以來並無交流。薑科研習班結束後3個月,來自KBCC的3名蒐藏經理帶著經過檢疫的毬蘭、薑類等活體植株約80種,於9月26日抵達東芭熱帶植物園。

 

NNTBG是私人經營的綜合遊樂園區,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熱帶花園,在20世紀中後期原預定建立為果園,因當時的女主人愛好歐式庭園及花卉,將這塊佔地2.4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改為熱帶花園,於1980年代對外開放。NNTBG有泰國傳統表演、動物園區、使用合計超過百萬株植物的各式風格花園造景,也是芭達雅旅遊必去的熱門景點;然而在光鮮亮麗的遊樂設施之外,東芭熱帶植物園還有不對外開放的祕寶──世界級的蘇鐵類和棕櫚科植物蒐藏。

 

以物種總數而言,KBCC擁有超過3萬種植物,是全世界最豐富的活體蒐藏,但是光就蘇鐵這個類群,NNTBG的蒐藏就有KBCC的7倍之多。蘇鐵是化石紀錄可追溯到比恐龍出現更早、約起源自2.8億年前的植物類群;約330種左右的現生蘇鐵,每一種都已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其中約60%為易危(Vulnerable Species)到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等級,是生存嚴重受威脅的類群;然而在東芭植物園中,就蒐藏了280種蘇鐵,包含許多已經在野外滅絕的物種。

 

KBCC蒐藏了249種棕櫚科植物,然而NNTBG的棕櫚蒐藏遠勝於此,須以千種為單位計算。棕櫚科擁有幾個植物界的紀錄,例如植物中最大花序,光是整串花的高度可達5公尺以上的貝葉棕(Corypha umbraculifera),以及植物界最大種子的海椰子(Lodoicea maldivica),這些壯觀的棕櫚和各種珍稀物種,都已納入NNTBG的蒐藏內。

 

KBCC工作團隊在NNTBG參訪一天,由Lindstorm和NNTBG園長Kampon Tansacha帶領,參觀該園未開放的植物蒐藏,並初步了解植物栽培和移植的工作流程。NNTBG有30餘年的蘇鐵和棕櫚繁殖經驗,在參訪過程中熱誠邀請KBCC工作人員往後到該園交換實習、參與蘇鐵類植物研習課程,甚至主動提供該園的蘇鐵檢疫證和CITES資料,作為往後將種源運來臺灣的準備工作。

來自臺灣KBCC的團隊,與NNTBG園長Kampon Tansacha (左一)合影

來自臺灣KBCC的團隊,與NNTBG園長Kampon Tansacha (左一)合影

 

除了棕櫚、蘇鐵這兩類獨步世界的蒐藏以外,NNTBG也正積極擴充蘭科、毬蘭、鳳梨、薑等各類熱帶植物的物種數,這也是該園選擇其中的毬蘭和薑類作為首次種源交流目標的主因。

 

在Lindstorm的引介下,隔日KBCC的團隊參觀了植物蒐藏家Poonsak Vatcharakorn隱藏在一個村莊近郊的私人苗圃。Poonsak自幼在泰國和馬來西亞邊界的叢林裡成長,偶然因Lindstrom尋求協助採集泰國南部山區的棕櫚樹,進而成為NNTBG的植物獵人,展開15年的合作。從NNTBG退休後,Poonsak經營個人的植物園地,種植稀有的棕櫚和其他熱帶植物。雖然他並沒有電子信箱或網站,苗圃所在地也很偏遠,仍有許多植物愛好者找上門。

 

Poonsak尤其熱衷於蒐集軸櫚屬(Licuala),甚至有一個軸櫚屬物種就以他為名,以表彰他的貢獻。由於Poonsak過去長期協助NNTBG建立植物蒐藏的經歷,即便是他個人苗圃中的稀有植物,也有機會透過NNTBG協助檢疫並引進臺灣。

KBCC團隊與Poonsak Vatcharakorn在他的苗圃中合影

KBCC團隊與Poonsak Vatcharakorn在他的苗圃中合影

 

透過〈海外科研中心〉計畫中開辦的國際研習班,促成了赴泰國參訪交流的契機。而在這短短數天中,不僅有機會參觀世所罕見的棕櫚和蘇鐵植物蒐藏,也規劃了未來持續合作的前景。2020年期間,KBCC的工作人員將前往NNTBG短期實習,在此次參訪過程中,對方亦邀請參與3年一度的蘇鐵植物研習課程,並歡迎KBCC加入蘇鐵學會。

 

〈臺越植物資源保育海外科研中心〉雖以越南為研究據點,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形式,和其他東南亞國家間的合作關係也日漸熱絡。期許往後能持續與各國有志於植物保育的組織和人員保持密切往來,共同守護在人為開發下岌岌可危的生物多樣性。

 

本文作者:林子揚(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所 博士生)

 

#NSTC New Southbound S&T Cooperation
#科技部新南向政策
#STIC海外科研中心
#新南向計畫專案辦公室

 

海科中心亮點介紹:https://nsstc.narlabs.org.tw/NSTC/STIC_DATA.aspx?ID=5

進一步瞭解:臺越聯合植物保育中心

首頁  /  新南向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