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本網站功能無法正常使用,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南向科研合作專網Logo 新南向科研合作專網Logo 新南向科研合作專網 Logo

:::

打造柬埔寨王國中的臺灣智能健康境外示範基地

發佈日期:2021-11-05

在後基因體醫學及大數據分析的時代,臺灣由於具有豐沛的資通訊科技,以及高品質的醫療人才,並發展完整多元的醫療服務模式。計畫團隊過去十多年來,在多元合作夥伴機構的共同經營之下,整合國內產學資源,讓臺灣成為東南亞醫學、醫療體系發展服務模式輸出及人才培訓的重鎮,並奠立我國於實踐導向學習的醫學人文與生命倫理學領航地位。


「臺柬醫療科技人文發展中心」是計畫主持人-屏東基督教醫院(以下簡稱屏基)蔡篤堅教授,於科技部及衛福部執行歷年國際合作計畫所衍生之成果,本中心之建置立基於在東南亞臺灣境外醫療聯合服務與教學示範區和醫院合作的營造經驗(圖一)。計畫主持人領導團隊於 2018 年初,在科技部的補助下,結合我國主要大學和醫學中心與泰國公共衛生部精神衛生司之資源,於曼谷 Rajanukul Institute 設置「臺泰醫療科技人文海外科研中心」,在國內外產官學界及合作夥伴的支持下,建置健康服務導向的智能科技研發營運平臺,並技轉集資成立「健康亞洲股份有限公司」,於 2018 年科技展中榮獲未來科技突破獎之殊榮。中心團隊以曼谷為樞紐,陸續建置泰國清邁、越南芽莊、印尼巴淡島/民丹島以及柬埔寨金邊四個次中心,以及總部位於印尼日惹加達馬達大學的亞太生命倫理教育推廣中心;臺泰醫療科技人文海外科研中心,於焉成為輸出臺灣完整醫療服務、健康管理和智慧科技應用連結之國際交流平台。

 

圖一:於金邊福爾摩沙研究院設置臺柬醫療科技人文海外科研中心

圖一:於金邊福爾摩沙研究院設置臺柬醫療科技人文海外科研中心

 

柬埔寨發展歷史與醫療資源現況

柬埔寨原名高棉,面積為 181,035 平方公里,西部及西北部與泰國接壤,東北部與寮國交界,東部及東南部與越南毗鄰,南部則面向暹羅灣。首都是金邊,人口快速成長,至 2020 年已達 1,687 萬人,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有 77% 的人口居住在鄉村地區,有 13.5% 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柬埔寨過去曾是中南半島地區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兩千年以上之歷史,九至十五世紀初的吳哥王朝國力強盛,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吳哥文明,而後歷經了三百多年的柬埔寨黑暗時代,以及長達八十六年的法國殖民,1953 年柬埔寨獨立建國後,在西哈努克領導下的十多年間,柬埔寨曾被美譽爲「東方小巴黎」,是東南亞最富庶的國家之一,然而在 1975 年至 1979 年間歷經紅色高棉時期,因實行恐怖統治,全國五分一以上人口(約 200 萬人)死於饑荒、勞役、疾病或迫害等原因,是 20 世紀中最血腥暴力的人為災難之一。經歷近 20 年的內戰,柬埔寨於 1993 年獲聯合國援助,舉行全國大選,通過新憲法,恢復君主制及國名柬埔寨王國(以下簡稱柬國)。


柬埔寨政府於 1993 年成立衛生部 (Ministry of Health),1994 年成立柬埔寨醫學會 (Cambodian Medical Association),根據統計傳染病(例如瘧疾、痢疾、肺結核、麻疹、登革熱等)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目前非傳染性疾病亦正顯著地增加中,據估計每年已導致 53% 的死亡。國內主要的醫療基礎建設由衛生部提供,部分醫療設施及慈善醫院則由非政府組織所設立,依據 2015 年 WHO 報告統計,目前柬埔寨約有 1400 間公立醫院、5500 間私立醫院,而不論是公立或是私立醫療機構,大多集中在都市地區,城鄉差距極大。


在醫事人員方面,歷經多年戰亂,專業醫事人員極度缺乏,目前柬埔寨針對醫師人員培訓機構少,課程規劃及培訓機制亦無一定標準,因此醫事人員能力相較東協相對進步國家落後許多,人民對醫療品質的信心也非常低落。普通的感冒、發燒,民眾一般會選擇在路邊的藥店買成藥,經濟能力許可的國民,則選擇前往鄰近的泰國、越南或新加坡就醫。醫療設備部分,柬埔寨超過半數以上醫療市場仰賴國外進口,在藥品方面,許多柬埔寨民眾不信任國產藥,經濟稍微寬裕一些的人都會用進口藥,因此柬埔寨社會非常依賴外國進口藥物,這些進口藥物大部分是從印度、中國等鄰國進口,此外柬埔寨醫療保險的缺乏,致使國人將大量的收入花在醫療方面。根據 2015 年的統計,柬埔寨花費在醫療保健支出佔 GDP 5.98%,在東協國家中最高,世界衛生組織在 2015 年發表的報告也提到,提升醫療品質是柬國政府當務之急。

 

臺灣經驗投入柬埔寨醫療市場的契機

計畫主持人於 10 多年前因執行科技部「東南亞區域國際共同研究暨培訓型活動計畫」籌辦社區精神復健合作研究平台與專業人員培訓工作坊,在國際友人的引介下,認識柬埔寨最資深的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柬國精神醫學會理事長-Dr. Kim Savuon,自此結下深厚的緣分。 Dr. Kim Savuon 連續 10 年參與計畫團隊所舉辦之工作坊,並帶領數位柬籍精神科醫師與會交流。2017 年時,隨著計畫團隊將工作坊培訓之內容自精神衛生領域擴大至智慧醫療應用領域之際,Dr. Kim Savuon 此時也升任衛生部主管醫療事務之副司長,他向計畫團隊熱心引介金邊甫建置完工之 Khema International Polyclinic (KIPC) 的院長 Dr. Oum Sopheap 與副院長 Dr. Som Leakhena 來臺參觀訪問(圖二),促成屏東基督教醫院與敏盛醫院與其簽署合作備忘錄,並隨即於 2018 年初展開後續之交流。

 

圖二:Khema International Polyclinic (KIPC) 的院長 Dr. Oum Sopheap 與副院長 Dr. Som Leakhena 來臺參觀訪問

圖二:Khema International Polyclinic (KIPC) 的院長 Dr. Oum Sopheap 與副院長 Dr. Som Leakhena 來臺參觀訪問

 

計畫團隊於 2018 年先後帶領屏東基督教醫院、敏盛醫院團隊赴 KIPC 交流,並考察柬國(尤其是金邊)醫療現況、問題與需求。團隊成員觀察到,金邊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城市,當地的外資醫院如日本醫院和泰國醫院皆是以新加坡費用計價(住院一天五百美金,不含醫療費用),而柬國自身的醫療院所只有高額自費的聯合診所,雖設備新穎卻缺乏醫生,在醫學教育方面,整個柬國沒有任何一所國際認可的大學,最好的醫學院只有十個専任老師,全是臨床醫師,而這些醫生的醫療知能,大概是我國偏鄕開業二十年醫師的水平,只有非常有限的專科能力,而國際學校到初中教育的水平高,多為中英雙語訓練,未來在此將發展勤工儉學的工作中學習之技職到大學教育,兼顧醫院基本人力需求並提升在地專業人士的水平,深受在地菁英認同。計畫團隊評估後,很適合直接輸入屏基過去於越南芽莊慶和總醫院所建立之聯合服務模式,且近幾年柬國華人亦會選擇來臺灣獲取醫療服務,均顯示當地的醫療研究潛能發展空間極大。

 

建立華語門診及福爾摩沙研究院

在 KIPC 的邀請下,計畫團隊於 2018 年 5 月於 KIPC 設立華語門診,由屏東基督教醫院心血管外科-范思善醫師進駐,臺灣並成立跨科醫療團,視病人需要輪流赴 KIPC 執行手術進行看診與教學,臺泰科研中心計畫並於金邊 KIPC 建置次中心,在技轉成立之健康亞洲公司之支持下,協助 KIPC 依序設置各專科與次專科訓練及服務,導入血液透析之服務與培訓,並陸續導入心血管外科、急診醫學、加護病房照護以及建立轉診來臺灣之合作,迭創柬國多項醫療服務領先紀錄,與柬國產、官、學各界及臺灣相關方面網絡建立關係(圖三)。

 

圖三:計畫團隊於金邊 KIPC 建置次中心並成立血液透析中心

圖三:計畫團隊於金邊 KIPC 建置次中心並成立血液透析中心

 

在此過程中,亦說服同為東協國家的泰國與越南等夥伴,就近支援柬國發展或提供短期培訓之機會。為拓展當地業務,於 2019 年下半年,獲得在地資本支持,於金邊成立福爾摩沙研究院 (Academia Formosanica Co., Ltd),並設置健康亞洲診療室,該院最主要的目的在於完整輸出臺灣經驗,協助柬國快速提升醫療水平,服務項目包含醫院、診所、藥局及學校之規劃與經營以及藥品與醫材設備之進出口(圖四)。

 

圖四:福爾摩沙研究院團隊參與醫療展推廣臺灣經驗

圖四:福爾摩沙研究院團隊參與醫療展推廣臺灣經驗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屏東基督教醫院和健康亞洲公司合組的醫療團,在疫情一開始前途未卜的時刻,醫療團長范思善醫師決定帶領護理人員和工作人員留守金邊,協助柬埔寨防疫,也同時照護臺商,運用智慧診所適時提出使用遠距醫療設備與雲端健康監控方案,外加智能化寄送藥包服務的方案,減少大家輕症需要赴醫院看診的需求,大幅減少醫療體系負擔與民眾恐慌。計畫團隊與各次中心亦透過防疫資訊的交換,以跨國比較方法檢視各國防疫經驗的不足,並大力和各國權責官員提倡臺灣指揮中心所發展出來-以確診個案家人和親密關係為單位的整體監控與疫調方案,協助各國大幅控制社區傳播的疫情,也發現炎熱氣候確實對病毒有抑制能力,但是這樣的國家更應該注意醫院感染和大規模群聚所造成的感染,以快速的訊息交流和行動,確保在許多醫療體系未臻健全及醫療品質不如歐美國家的情況下,免於大規模社區感染和醫院內群聚感染的威脅。團隊在當時透過觀察也發現,如此能以開放精神面對疫情而不過度恐慌的國家,如醫療資源極度匱乏的柬埔寨,反而能夠運用最少的資源和互相警覺的民族性,成功地在最少干擾國計民生的前提下,成功控制疫情;同時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生產模式與產業轉變的當下,有心向上但基礎建設不足的柬埔寨,反而是最沒有包袱迎向未來的國家。計畫團隊即與各國合作的產官學界協商,將臺灣智能醫療衛生體系國家化的示範基地放在柬埔寨,在國內外友人的支持下,提出臺柬醫療科技人文發展中心之建置計畫,將臺灣資通訊科技與醫療衛生結合的運作機制和人才培訓方案建置在金邊。

 

臺柬醫療科技人文發展中心之建置與運作機制

在柬國產、官、學、研單位共同支持下,計畫團隊於金邊福爾摩沙研究院總部正式掛牌,設立「臺柬醫療科技人文發展中心」,中心結合健康亞洲診斷室之運營,設置遠距醫療設備暨智能復健設施,並將之在地化,且已完全移交由在地接手(圖五)。臺灣醫療團則輪調提供服務,本中心研究團隊與醫療團成員則透過遠距視訊平台提供諮詢與線上指導。

 

圖五:位於金邊福爾摩沙研究院總部的「臺柬醫療科技人文發展中心」

圖五:位於金邊福爾摩沙研究院總部的「臺柬醫療科技人文發展中心」

 

為將金邊打造成能夠完整落實臺灣遠距醫療和智能衛生之境外示範基地,全面輸出臺灣經驗,計畫團隊整合國內專門研發遠距醫療與智能健康促進之廠商,於臺北市仁愛路設至「臺北研發示範中心」(圖六),並尋求適宜應用與推廣之場域,與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由服務端創造多元科技應用模式,於臺灣建立智能衛生不同面向 (Concept) 之示範區/基地,待各項應用模式於臺灣落地運作順暢後,同步申請柬國藥證醫材許可,即可全面輸出臺灣經驗。

圖六:位於臺北市仁愛路的臺北研發示範中心

圖六:位於臺北市仁愛路的臺北研發示範中心

 

計畫團隊於臺北仁愛路建立個人化、家庭化、社區化生活健康全照護的多元 AI 推播套組研發基地中心,擁有產品示範體驗區,結合居家返診、遠距醫療照護資訊平台、雲端監控,並將家中臥房改成智慧病房,包括居家復健和智慧 ICU 等方案。合作團隊已達成在智能復健、智慧血透和心血管中心由醫院到社區之全面合作共識,呼應未來醫療趨勢,結合社區照護,使醫院成為區域健康促進的資源整合中心,並透過定期研發會議之召開,共同經營,由服務端創造多元科技應用模式外加支援個人和家庭供應鏈之基地。目前國內所建立之示範基地及應用領域包含:屏東基督教醫院二代智慧醫院規劃應用、霧臺部落長照據點示範區、國際緊急醫療示範區、忠勤里社福長照示範基地、與多家國內系統診所及社區醫院結盟,協助其轉型與規劃並且與旅行業者合作,發展兼具多元旅遊、健康養生與社區場域應用情境之園區規劃等。


此外,於金邊之臺柬科技人文發展中心內,陸續已導入各項智慧裝置、HIS 居家返診系統以及醫師馬上看遠距醫療平台,逐步於金邊海外科研中心建立遠距醫療服務模式。計畫中心掌握臺灣醫材、藥品、牙材及輔具產業之供應鏈,並協助有意願之國內廠商申請醫材、藥品使用許可證照之申請;而整合國內與在地資源所購置之四層樓排屋並且完成交屋,未來將規劃建立整合鏈結診所、藥局、藥妝店與藥品醫材資訊設備通路之智慧診所。在教育方面,本中心與真臘大學護理學院合作,共同規劃以做中學為特點,研擬從急性至長期照護連結智慧知能之護理人員培訓課程。於柬國疫情惡化之際,臺北研發示範中心寄送防疫物資與相關藥品至金邊,並指導當地醫療人員使用遠距醫療系統、接觸病人之防護衛教與注射 COVID-19 疫苗前後與感染後處置與追蹤方式(圖七)。

 

圖七:在屏東基督教醫院的支持下致贈防疫物資予柬國當地醫院

圖七:在屏東基督教醫院的支持下致贈防疫物資予柬國當地醫院

 

計畫團隊並持續耕耘柬籍病人轉介回臺之服務及後續追蹤,本中心透過健康亞洲公司之協助,已與胡志明市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建立合作默契,並與長庚醫院、國泰醫院、高雄榮總、屏東基督教醫院等簽訂合作協議書,建立轉診與合作機制。為促進服務品質,醫療團擬定急、重、難症患者處理流程,搭配智慧科技的協助下,醫療團將協助患者自身、家屬或是親友扮演更積極的支持角色,並儘力促成互助網絡,形成對家人有利之整體方案。自 2019 年迄今,不包括透過本計畫網絡來臺健檢之柬籍人士,成功完成至少五個重病回臺治療並持續追蹤之案例,建立極佳的口碑(圖八)。

 

圖八:協助柬籍重症患者來臺治療就診

圖八:協助柬籍重症患者來臺治療就診

 

結語

臺柬醫療科技人文發展中心計畫整合國內醫療界與產業界優秀之團隊,以相互支援分進以及建立聯盟同步合作並存的方式,以屏基為核心,展開完整醫療體系資訊化佈局,向內充實臺灣,澤其偏鄉外島,向外鞏固柬國,結盟東盟,同時營造臺灣雲,放眼亞洲。在柬國產、官、學、研單位共同支持下,期待全面移植臺灣經驗,並融入柬國醫藥衛生基礎建設飛躍發展的脈絡,打造後疫情時代的臺灣智能健康全面應用於柬國,提供教學、服務、研發暨藥品醫材等全方位支援 (Total Solutions) 方案,藉由此套方案打造足以迎向未來的柬國醫療體系,建立臺灣遠距醫療和智能衛生落實的境外示範基地,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並能夠進入一步輸往他國的量能儲備中心。

 

 

首頁  /  新南向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