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本網站功能無法正常使用,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南向科研合作專網Logo 新南向科研合作專網Logo 新南向科研合作專網 Logo

:::

跨足國際的臺灣生質氫能技術-逢甲大學 APEC 先進生物氫能技術研究中心 (ACABT) 吳石乙教授專訪

發佈日期:2024-02-17

導演手札:

本次採訪前先和秘書聊了一會,便感受到秘書對老師的讚嘆:「老師超用心在國際平台的串聯,加上曾經派駐國外的國際觀層次讓我學到很多!」。在採訪過程中,吳石乙教授一度感性地提到:「我覺得一路走來,就是按照我們的想法,一步一步耕耘。」讓我真的感受到,用 18 年打造的「APEC 先進生物氫能技術研究中心 (ACABT)」(以下簡稱 APEC-ACABT),就像是吳教授用心呵護的孩子。而且還有句名言:「加入我們,就是加入世界。」這不只是霸氣的豪語,而是經過多國產官學研認證所得到世界級的肯定。

圖 1:吳石乙教授介紹將世界級研究中心帶進逢甲的故事(林珮霖攝)

圖 1:吳石乙教授介紹將世界級研究中心帶進逢甲的故事(林珮霖攝)

 

ACABT 逢甲氫能團隊 為生物能源界的優等生

走進逢甲學思樓就看見這幾塊顯目的招牌,「亞太經合會先進生物氫能技術研究中心」、「國際氫能協會台灣分會」、「亞洲生質氫能聯盟秘書處」(於 2023 年正式改名為「世界生物氫能聯盟;WBHL」)。明明是走進校園,卻像是步入一個超厲害的國家機構。所以一開始就忍不住好奇請教吳教授,為什麼逢甲能有這麼一個國際級的中心?吳石乙教授:「在 APEC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下面,這麼多國家總共只有 21 個中心,我們就是其中 1 個。我相信全臺灣大概沒人像我們已經完成三個 APEC 計畫,然後今年準備執行第四個(Green Synergy Solutions to Net-Zero Emissions Based on Bioenergy Technologies for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綠色諧能於淨零排放以生質能源技術為基礎之強韌與永續解決方案)。因為以前要進 APEC 基金補助計畫不容易,馬來西亞的國家機構也爭取好幾年,到最近才有 APEC 計畫補助。」
就是因為一路走來太不容易,所以研究中心的英文縮寫是 ACABT,聽說不少合作單位,都用臺語「A咖」,來介紹逢甲生物氫能團隊。吳教授眼神發亮的說:「其實雖然臺灣的外交處境,做起事來容易有些阻礙,但一路走來有了實績,鏈結越廣路就越寬,我們這個中心真的令我驕傲。」

圖 2:吳石乙教授(左)及其團隊成員劉承翰專案經理(中)及邱惠臣專案秘書(右) (林珮霖攝)

圖 2:吳石乙教授(左)及其團隊成員劉承翰專案經理(中)及邱惠臣專案秘書(右)
(林珮霖攝)

 

ACABT 深耕鏈結東南亞 分會朝美澳發展

圖 3:ACABT 海外分支會組織分佈圖(吳石乙教授提供)

圖 3 :ACABT 海外分支會組織分佈圖(吳石乙教授提供)

 

展開這張驚人的 ACABT 海外分會組織分佈圖,總部就是 2009 年成立於逢甲,又因為吳教授 2012 年到 2014 年外派國科會駐莫斯科科技組長,回臺後 2015 年就開始建置中心規範和組織章程。接著就一路設分支,從 2016 年的馬來西亞和印尼、2017 年大陸重慶和泰國也設分會、2019 年插旗首爾、2020 年後清邁、胡志明也加入這個大家庭。去年更是跨足美國加州,今年 2024 還有三個分支會即將成立。

無怪乎這句名言能這麼鏗鏘有力:「加入我們,就是加入世界。」

只是到底有什麼樣的能量場,能匯聚各國成為臺灣的分會?這就得話說 18 年前,因為早在 2006 年,吳教授到里昂開會,當時歐洲對生物氫能就已經相當重視,加上認識歐美不少做生物氫能的團隊,於是回臺就成立 ABHL(亞洲生物氫能聯盟)。這些年來,如火如荼地利用生物氫技術,把生質廢棄物或廢水,轉化成能源、材料、或綠色化學品。像馬來西亞有個基金會 (UKM-YSO),就邀吳石乙教授團隊指導,把當地的棕梠油廢水,轉化成氫甲烷;連和墨西哥、智利長年合作的美國加州知名的農業大學 (UC-Riverisde),也因為認可 ACABT 的核心價值,在 2023 年加入 APEC-ACABT 分會,順勢將鏈結滲入美洲。另一頭即將加入的新夥伴,還有日本廣島支會、泰國曼谷分會等,串起太平洋東西岸。

 

屠宰場變發電廠 用牛糞、果皮助印尼美娜多市成示範區 

早在 2016 年印尼分會成立之前,在某次參加國際會議時,印尼蘇拉威西省副省長,聽到吳教授與朱正永教授報告的內容,就相當感興趣,誠摯的詢求協助。希望能用生質能技術,幫助印尼遭受水患或風災,而被迫須遷移至無水缺電高地的氣候難民找到解方。

於是雙方從 2011 年開始洽談合作,到 2014 年搬了一個貨櫃到印尼美娜多市,利用屠宰場的牛糞,加上果菜市場的香蕉葉、椰子殼等,經過發酵產生沼氣,在當地完成生質能小型發電廠,作為氣候難民永久屋的發電系統。這個成功案例,後來變成印尼的教育訓練示範區,後續延伸應用到 39 個地區。整個過程也由當時的科技部和國家地理頻道,聯手拍攝「綠金未來」影片記錄下來。其中看到透過沼氣發電,點亮教堂燈時,大家都很感動。更棒的是,不只能發電,當地人超愛發酵液的沼渣,紛紛搶著拿去種辣椒、種果樹,因為知道是純有機的生物肥料。
印尼也有不少學生,到逢甲就讀碩博士班,學習生質能技術。再加上吳教授拿到 USR 大學社會責任的國際合作,所以目前美娜多市的生質能發電廠,預計也會在 2024 年升級成第二代。

 

為永續找解方  癥結從「觀念」帶來改變

吳教授接著點出,其實最迫切需要升級的還有「觀念」,緊接著搭配投影片開始說故事。時間回到 2020 疫情時期,因為被迫「閉關」而開始思索到底放眼 2050 年,該如何達到淨零排放?整整花了三個月,才優化成這張戲稱是「唐卡圖」的解決方案,甚至吸引了澳洲昆士蘭大學商學院院長,看到也相當驚豔,希望能使用吳教授的心血成果,吳教授也慷慨相贈。

圖 4:被稱為「永續唐卡」的綠色諧能循環永續解決方案(吳石乙教授繪製)

圖 4:被稱為「永續唐卡」的綠色諧能循環永續解決方案(吳石乙教授繪製)

 

就像學術圈應該跨國、跨領域合作,再生能源界也該回到最重要的核心,從「改變觀念」和「改變習慣」開始,屏除早期風能、太陽能、生質能各自為陣的風氣,通盤考量聯手解決氣候變遷問題。

講到觀念和習慣,可能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吳教授提到其實低碳、減碳不只是口號,亦已經嚴重攸關企業存活。吳教授聊到輔導苗栗一家牛仔褲廠商做減碳時,廠商表示因爲上游供應鏈明確表示,要挑的就是低碳配合廠商。舉例來說,假設賣到歐洲的產品一百塊能賺二十元,假設扣碳稅扣了十元,利潤就攔腰斬;但要是供應鏈能做到碳中和,進歐洲就還能賺兩成,所以當然長此以往,就會只剩下能符合或趨近淨零碳排的供應商能存活。

 

向下扎根 辦跨國青年創業解決方案大賽

既然要從觀念改,從教育著手也很重要。所以吳教授也在逢甲創了一個O2O (Online & Offline) 教育平台,廣收亞太地區學生,從線上上課,再延伸到實體報告和競賽。從 2017 年開始,和科技部(現為國科會)提出要辦 APEC YES Challenge(青年創業企劃解決方案)。

吳教授笑著說,前面幾屆最辛苦,還要去籌比賽獎金,但看到大家這麼熱情參與,海外的各分支會資訊一公佈,不管是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的學生或研究員,都躍躍欲試參加競賽。因為每年會公告一個主題,設定在如何應用綠色諧能解決環境及社會問題以促進永續發展?幾屆下來發現學生團隊超有創意,像是 2023 年的競賽,涵括 6 個 APEC 經濟體(臺灣、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大陸)等 162 人、31 組隊伍。地主逢甲隊,就以沼氣發電系統將農業廢棄物,轉變成再生潔淨能源,提供給農場日常所需電力為主題,將冠軍留在臺灣。

其實更棒的是過程,因為每個團隊除了提出的方案本身,更令學生們期待的還有可能重新組隊,變成國際混合團隊,跨越不同領域,一起準備資料,一起上台報告。

吳教授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一路走來,與逢甲氫能團隊花 18 年打造生物氫能體系、連續辦 18 屆的國際研討會、結交遍佈全球的產官學研界專家友人、希望持續舉辦跨國青年創業企劃大賽……不累嗎?吳石乙教授:「可能是一種使命感吧!其實就當成是播種臺灣 DNA。」

可不是嗎?不管是比賽、合作、教育,五年十年後,這些學生或研究人員,如果進了該國政府決策高層,自然會更理解臺灣的好;如果進產業工作,對臺灣品牌的認可,自然也會帶動供應鏈的需求。也不只希望臺灣好,更希望大家能把苦心繪製的「永續唐卡圖」發揚光大,讓永續不只是口號,讓改變,從心開始。

圖 5:2023 APEC YES Challenge 技術參訪,與競賽隊伍成員於印尼 BRIN 基因實驗中心合影(吳石乙教授提供)

 圖 5:2023 APEC YES Challenge 技術參訪,與競賽隊伍成員於印尼 BRIN 基因實驗中心合影(吳石乙教授提供)

 

 

專欄作者介紹

圖:專欄作者-林珮霖林珮霖

輔大哲學系、臺大政治所碩士畢業,身兼人文素養與政治敏感度,近幾年與政府機關合作拍攝許多政策宣傳影片。目前身兼多職,是湛地盤總監、紀錄片導演,同時也是一位 Podcaster 節目名稱為〈人話翻譯機〉。過去曾擔任過多家媒體記者及節目主持人(TVBS、東森、大愛),並在大愛電視台憑〈窮人天使-尤努斯〉,入圍第一屆金輪獎電視新聞報導獎

首頁  /  新南向專欄